編者按 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干了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在平凡的崗位做了不平凡的事,贏得職工認可。一個單位亦然,只有把事關職工群眾利益的事放在首位,設身處地為職工所想、所謀,這樣才能贏得職工的心。
風景這里獨好
——淮海農場社區服務職工側記
在淮海農場,就有一支這樣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他們以開展創新型服務,與居民結下深厚情誼,架起一座居民“連心橋”。
為清理“污水溝”點贊
剛剛搬進農場振興小區的楊奶奶,在請人把家中院落修整一新后,發覺廚房屋后下水道排水不暢,有的地段還被開發成菜田,特別是遇到下雨天,更是難以伸腳。為此,有的住戶還和鄰居紅過臉。
“要辦事,找社區!”社區志愿者服務隊的承諾,使楊奶奶看到希望。社區志愿者服務隊接報后,上門將前后兩排的住戶召集在一起,既做工作又提建議,還主動協助老人們清理地下排污管道。不到半天時間,清理了管道淤泥,開挖疏通了條溝,還將垃圾清運一空。
“泥腿子”宣傳員
臧成龍是農場社區第一個“下沉”到居民家門口服務的管理人員。從2012年12月進駐城西居委會始,忙碌又快節奏的工作讓他渾身充滿激情。白天要入戶走訪,巡視小區、接待居民、安排娛樂,有時晚上還要活躍在廣場上,任務瑣碎而艱巨。他以實際行動踐行“服務零距離”的同時,還把民情事務和每天的工作都寫成“工作臺帳”,對于一些特殊和有意義的工作,還專門做了記錄,寫了心得,并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借助網絡、報紙、櫥窗等平臺來宣傳身邊的正能量。他的名氣也隨新聞媒體的發表而聚升,并被居民稱為不坐辦公室的“泥腿子”宣傳員。
特殊的“舞池”
每天傍晚時分,城西居委會門前就熱鬧起來,近百名居民隨著音樂節拍翩翩起舞。要知道,這里成了農場“大媽”健身活動的領地,還有一段故事哩!
自農場體育廣場開放以來,傍晚健身規模較大的舞蹈隊就有3支。夕陽西下,跳“廣場舞”的大媽們來到運動廣場上跳起了健身舞;同一場地,“交誼舞”愛好者們自帶音樂跳起“交誼舞”。頓時,兩種音樂相互干擾。“口水戰”、“領地戰”輪番上演,最終爭奪領地的“官司”打到農場工會領導那里。領導了解雙方情況后,當即表示,把農場大禮堂門前的籃球場也配置音樂,安裝好照明設備,滿足居民文化娛樂活動的需求。
如今,在淮海文化廣場、體育廣場和籃球場上,3支健身隊伍在悠揚的音樂中盡展舞姿,構成農場傍晚一道靚麗的風景。(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