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政策,對2戶精準幫扶職工進行房屋修繕,對6名貧困職工進行實用技術技能培訓,對近30戶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實施項目扶貧,對老弱無勞動能力的職工進行“兜底式”幫扶……在扶貧攻堅中,淮海農場有限公司兩年多來,對53戶列入建檔立卡的貧困職工因地制宜、因戶施策,讓幫扶措施“精準”落地,使49戶貧困家庭成功脫了貧,甩了“帽”。
4月26日下午,江蘇農墾集團公司黨委來淮海農場有限公司進行巡察工作的有關人員來到尚未脫貧的二分場社區朱志琴家走訪。朱志琴因是單親家庭,本人多病又無力工作,家中還有一個上高中的女兒。陪同的工會工作人員說,不讓一個貧困家庭上不起學是我們農場公司黨委的責任,像朱志琴這樣需要助學幫扶的貧困家庭在農場公司就有13戶,朱志琴的女兒今年上半年僅在助學幫扶上面,就得到了農場公司和基層工會捐助的3200元助學 資金。朱志琴一家在農場公司領導的幫助下,對今年完成脫貧計劃很有信心。
為檢查精準幫扶工作后續的落實鞏固情況,去年年初,農場公司工會領導還來到一分場社區李海霞的家中“回頭看”時,看到雖然李海霞已經脫了貧,但看到她家的房屋和廚房都已破舊,并且雨天還在漏雨,其又沒有多余的資金翻修房屋時,工會領導不因為她已脫貧而放手不管,而是立即啟動了6000多元的幫扶資金,把其居住的主屋和廚房都已翻修一新。農場公司工會負責人說,像李海霞這樣的貧困家庭,如果因房屋損壞而不宜居住的情況,我們義不容辭地幫助他們有穩固的安居環境入手,通過危房翻修來助其過上好的生活,保證他們宜居生活有質量。
農場城西居委會貧困職工馬兆滿,因為本人肝硬化、脾切除,妻子又因為意外事故傷亡的實際情況,農場公司根據馬兆滿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實際,通過崗位就業幫扶,讓他到環衛所的花房中擔任門衛,并把轄區草坪修剪和衛生包干交給了他,還讓他常年居住在單位裝修好的房屋里。每月1700多元收入保障的本質幫扶,讓這個風雨飄搖的家有了穩定的“避風港”。
智殘三級,丈夫又殘疾的王春梅收入極低,自理能力極差,長年需要照料,農場四分場社區三十五大隊隊長秦建林等與其結對后,針對她丈夫劉必寬有一定勞動能力卻無法離家務工掙錢的實際情況,于是對其實施產業扶貧,把單位曬場倉庫站崗的工作交給了他,讓他每月有了600元的固定收入,同時秦大隊通過把大隊曬場邊10畝零星隙地整合起來,交由劉必寬耕種,并免收種子、肥料和機械作業費,通過她丈夫的勞動和管理,為家庭謀到了增收的保障,去年一年僅拾邊地水稻一項就獲利1.38萬元,讓她的家庭穩定地脫了貧。
農場公司工會表示,通過農場公司廣大黨員干部“2+1”的進戶調查和精準結對幫扶,對于確實無法自主脫貧的職工群眾,想方設法地通過社會救助和幫助他們用好用活現有民政惠民政策的同時,還將通過把這部分群體納入農場職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多方位合力救助等“兜底”措施,努力使他們早日脫貧,穩定脫貧。(楊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