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鹽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傳來信息,我場獲得2010—2012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和2012年度鹽城市文明單位,這是從1997年以來,農場連續16年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從1995年以來連續18年獲得鹽城市文明單位稱號。
近年來,農場緊緊圍繞工作中心,貼近實際,堅持以人為本、常抓不懈、與時俱進,一著不讓定措施,一以貫之重效果,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
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創建活動的群眾性。職工群眾是創建文明單位的主體。為此,農場注重構建全場職工共同參與的大創建格局,動員全員參與,不斷提高職工素質和全場文明程度。一是抓投入、打基礎。為滿足需要,豐富職工文化生活,2010年農場在現有6000多平方米文化廣場的基礎上,又投資180余萬元,建造了一座10000多平方米的塑膠體育廣場,環形跑道、燈光球場、各類健身器材一應俱全。還投入資金購買了鑼鼓、舞龍、舞獅,建設了職工書屋、社區活動室等文化器具和設施。二是抓載體、重實效。借助各種有效載體,為職工群眾搭建展示才能的舞臺,積極引導廣大職工共同參與,自2007年以來,農場每年舉辦一次廣場文化節活動,每逢重大節日還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全場廣大職工群眾踴躍參加。幾年來,農場從一個老年健身舞隊開始,發展到現今,已有腰鼓隊、扇子舞隊、秧歌舞隊、舞獅隊等近10個民間文化活動團體和18個基層文藝表演隊伍。三是抓教育、提素質。通過舉辦農工培訓,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下基層及道德講堂和職工讀書等活動,增加職工農業、科技等方面的知識,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堅持常抓不解,注重創建活動的長期性。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常抓不懈。為此,農場高度重視,建立一套切實有效的運行機制,持之以恒地抓好創建工作。一是健全領導機制。成立了以黨委書記任組長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宣傳部門具體負責日常創建工作,各相關部門和單位齊抓共建,密切配合,達到上邊有人抓,中間有人管,基層有人干,形成創建工作的強大合力。二是建立工作機制。把精神文明建設列入年度工作計劃,與年度整體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落實,一起檢查,一起考核,以達到同建設、同發展、同提高。三是完善考核機制。制定了《淮海農場創建省級文明單位實施方案》、《淮海農場黨建和文明單位考核實施細則》等制度,并且每年年初都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斷進行調整完善,在年底工作考評中,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考核占40%的權重參加計分,形成了穩定的工作制度,確保了各項工作任務目標的完成效果。
堅持與時俱進,注重創建活動的創新性。創新形式、與時俱進是農場抓好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一是注重挖掘、培樹新的文明創建典型。開展“十佳文明新事”評選活動,引領出一大批爭做文明淮海人的先進典型。2011年以來,已開展了兩屆“十佳文明新事”評選活動。借開展“建場60年大事和人物”評選活動為契機,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形成了大家評、大家學的濃厚氛圍,促進了淮海人文明素質的提升。職工陳忠林在江蘇農墾首屆文明標兵評選中順利當選。二是注重創造、弘揚本場文化的區域特色。借農建四師暨淮海農場歷史陳列館為載體,教育廣大干部職工大力弘揚“艱苦創業,不怕困難,團結奮進,無私奉獻”的淮海精神。2011年,該場陳列館被確定為“鹽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鹽城市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和“《鹽城晚報》小記者采訪基地”。該場又利用現有圍墻,設計成200多平方米的文化墻,打造了又一個文化建設新亮點。三是注重構建、拓寬優質的服務渠道。建立了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及時為居民群眾辦理低保、醫保、房產、勞動保障等服務,提高了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積極開展了以生活照料、醫療保健、便民維修等為主要內容的居家養老服務,提升了農場老年人的幸福感。還在全場建立了10個居民委員會,全部下沉到各居民點,更好地為居民做好服務。(李海峰 于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