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淮海農場在精神文明領域里推出“四張文化牌”以來,其文化品牌帶來的推動作用,使淮海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步入了一個新階段,干部職工的精神狀態和思想境界空前提振,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得到增強,全社會崇德向善提高文明程度已蔚然成風。
打造平臺,助推職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走進淮海,我們不僅看到了清新整潔的環境,安居樂業的場景,更是看到了職工樂享天成的滿意笑臉。
“早晨去廣場上與姐妹們一起打太極拳,下午到文化活動中心書畫室去寫字繪畫,晚上再到公園里跑上幾圈。”72歲的太極隊教練趙梅生看見我欣喜地說,“這不,前幾天我還帶領15名姐妹們去射陽縣體育場參加縣老年人協會組織的才藝展演呢。”
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職工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改造社會、共建和諧生活的創舉,淮海農場因此連續20年、21年保持了江蘇省和鹽城市“文明單位”的殊榮。
“我們將以德育人、以文化人,著力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抓提升,繼續發揮軍墾傳統文化的優勢,加強公共文化平臺設施建設,持續打造好域內10分鐘文化圈建設,建設‘書香淮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人心、踐之于行。”淮海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進強說,“我們今后將抓住農墾改革這條主線,守住扶貧攻堅底線,圍繞特色產業、建設淮海風景線,讓職工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立足家庭,禮儀文明煥發內心真誠力量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歸根結底要體現在每一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去年7月30日,在江蘇農墾第四屆勞動模范表彰大會授獎儀式上,淮海農場醫院內科護士長居家云在列。她在從事內科臨床護理工作30年來,居家去帶領的護理組,病人滿意度經常保持在95%以上,她也被患者和親屬稱之為“最美護士”。
“孝敬父母、尊重長輩、生活儉樸、樂于助人,這一直是我們家良好的家風,就是現在,我的婆婆也一直在教育著我們。”居家云說,我們的家風,是在一代又一代接力棒的傳承中,影響著家族中的每一個人的價值觀,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修正著每一個人的行為,現在我的兒子已經成為了無錫市的一名警察,我也在教育和告誡他,一定要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的父親一直以來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作風,他時常教導我們不能忘本。”去年8月,江蘇省省屬企業優秀共產黨員、江蘇農墾首屆黨代會代表、六分場社區主任沈平在父親沈志友百歲生日之際,就家風問題感慨地說,“父親的一生勤勞、誠實和無私的、平凡的,他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誠實、勤勞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只有付出才會有所回報。”
運用載體,文明新事喚起更多愛心善心
吳建龍,是淮海農場社區城東居委會居民,他以實際行動演繹了“久病床前有孝婿”的感恩形象,讓多病纏身今年已89歲的岳父朱守石幾次化險為夷。去年9月,吳建龍以孝老愛親之舉,被表彰為淮海農場第四屆“文明新事”。他說,那么艱苦的日子里,父母還讓我們吃飽穿暖,上學讀書,撫養我們長大。現在在他們年老無助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感恩、盡孝心,好好服侍他們!
在淮海農場社區像吳建龍那樣,已經有30件文明新事受到表彰,這些文明新事評選就是淮海精神文明建設上的一個品牌項目,涵蓋了見義勇為、拾金不昧、孝老愛親、誠實守信、勇于奉獻等方方面面。在評選過程中,淮海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職工評、職工議、自己選,并將評選的過程作為學習先進的過程,作為自我教育提高的過程,從而營造出文明新事輩出的生動局面。
“淮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文明新事,為淮海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撐,也在全淮海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的良好氛圍。”這是淮海農場社區主任李衛東在第四屆文明新事表彰會上說的話,同時他希望農場社區的廣大干部職工,要大力學習宣傳先進典型事跡,造濃爭創先進典型的濃烈氛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促進社會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進一步提高。
圖為清晨職工在休閑體育運動廣場上做晨練操一角;圖為外地客人來淮海參觀書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