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西園小區(qū)的老人劉永福是個心靈手巧又喜歡做好事的善良老人,他經(jīng)常用自己泥瓦匠和扎笤帚的手藝,義務幫助鄰里,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我家去年長了一些簏簌苗子,今天請他幫我扎上幾把笤帚,掃掃院子。”坐在一旁的李志明接過話茬說道。
這是昨天上午,我去西園小區(qū)辦事途中,見一群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的。我好奇地走近一看,原來都在看劉爹扎笤帚呢。劉爹和我們家是世交,在家常聽父親夸贊他的好。
1958年春,當時只有28歲的劉永福從東臺移民來到淮海農(nóng)場墾荒種地。到農(nóng)場工作幾年后,因他手腳勤快、腦子靈活被選送到農(nóng)場的建筑隊學瓦匠手藝。經(jīng)過幾年的學習和實踐,不但小家庭的鍋灶砌好后燒得快,就連隊食堂里的大鍋灶、甚至砌薄荷鍋都是他的拿手好戲。自此,劉爹砌灶方圓百里是出了名的,以致常常被人家請去砌臺壘灶。
劉爹又是個樂于助人的人。哪家需要澆個地坪、房屋漏雨或鍋灶不好燒的,只要請到他,他從來沒有拒絕過,從不要人家半點報酬。他常說:“每個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在人家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幫一把,大家才會學會互相幫助。”
“我們家和劉爹是多年的老鄰居,在我的印象中,劉爹會編草鞋、蒲鞋,還會扎笤帚,他一年到頭也不知幫人家做過多少事。”站在一旁的龔日成說道。
自前年,劉爹隨他的大女兒住進西園小區(qū)后,依舊經(jīng)常有人請他扎笤帚。雖說他已經(jīng)是84歲的老人了,可他還是有求必應。平日在家時,他也總是拿著笤帚隔三差五地把樓道口和樓梯四周清掃得干干凈凈的。還經(jīng)常協(xié)助綠化工清理綠化雜物。
他就是這么一個熱心腸的人,總也閑不住。(姜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