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場在廉政文化建設中,始終遵循“以淮海為本、以文化為源、以廉潔為魂”的理念,將勤和廉中的內在元素與“蓮”文化、廉石文化、櫥柜文化和路牌文化,以及淮海的傳統歷史文化相結合,寓情于景,具有鮮明的淮海地域特色、人文特色。
近年來,農場十分注重將輿論宣傳與有形化建設有機結合,營造了濃厚的廉政文化氣氛。該場在廉政文化建設過程中,通過有形的載體,建設成了一條清風路、一方蓮池塘、一塊廉石、農場機關和二級單位設有一張廉政書柜、廉政櫥窗和一批廉政公益路燈廣告牌等“六大”廉政主題藝術載體組成。清風路喻義農場的管理干部真誠為民辦事,熱心服務職工的清廉形象;蓮池塘以“蓮”寓“廉”,取為官必須清廉之意;廉石意作為人民的公仆,需要沉穩職責之度、鄭重操勞之心;廉政書柜、廉政櫥窗在教育人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真正做到自勵、自省、自警,昭示每位黨員干部時刻銘記宗旨,弘揚務實的作風,保持清廉的本色;廉政公益廣告畫面清新、寓意深刻、清風拂面,告誡人們要遵紀守法,牢記宗旨意識,守住小節,主動接受監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走在淮海農場大街上,處處就能看到有關廉政的標牌話語;一進單位,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廉政氛圍;回到家里,“清廉是對家人最好的饋贈”、“留一生清廉給自己,送一份平安給家人”這些愛心話語,和愛人、孩子的提醒監督,時刻保持著清廉的境界。置身于如此濃厚的廉政文化環境中,大家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接受著農場傳統的廉政教育,這也是農場形成了“場風文明、民風清明、政風廉明”的有效途徑。2010年,農場被省紀委確定為江蘇農墾唯一的省級廉政文化建設示范點。
廉政文化,已經樹立了淮海風范,促進了淮海人思想和素質的自我提升。(陸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