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淮海農場場部主干道淮海路上,一陣秋風吹來,微涼的空氣裹挾著稻谷的清香撲面而來,我的心里有種說不出的安定……
兩個多月前,剛從學校畢業的我,很榮幸地成為了淮海農場公司計劃財務部的一員。高興之余,也擔心自己第一次接觸農墾系統的工作,對陌生的農場生活方式和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如今,夏末變成了深秋,路上的綠葉也成了裝飾道路的金黃。在領導、同事的幫助下,已然融入到淮海農場大家庭的我,回想起當時到崗報道的前一天晚上,緊張到不能入睡的自己,都覺得有些許好笑。
記得入職第一天,我與同事在負責人事的領導帶領下,一起參觀了農建四師暨淮海農場歷史陳列館。我們跟著陳列館講解員的步伐,從農建四師紀念碑,看到毛主席“農業建設 生產待命”的命令碑文,再看到陳列館主館、二館和三館,感受著淮海農場70年來的發展變化,對農建四師波瀾壯闊的三年建場歲月和開拓進取的奮斗篇章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看著館中展出的舊照片上,農建四師戰士們那年輕的面龐,望著紀錄片里,女拖拉機手們駕駛斯大林80號的颯爽英姿,我震驚于年紀與我相仿的軍墾先輩們,是他們用雙手,在沒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在這片一望無際的荒草堿灘上,建立起了一個國營現代化機械農場,贊嘆于“艱苦創業 不怕苦難 團結奮斗 無私奉獻”的軍墾精神,折服于軍墾先輩們“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兒孫”的英雄氣概。那一刻,我便暗暗下定決心,要跟軍墾先輩們一樣扎根農場獻青春,為淮海的發展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之后,我又有幸加入到《奮斗的音符》情景劇劇組,成為了這個獲得過眾多榮譽的團隊中的一員。進組前,我的心里充滿了緊張與不自信。對于從來沒有演出情景劇經驗的我,就連什么是“踩點”都不懂,更擔心自己不能完美演繹出淮海人真實的精神風貌。領導和指導老師便總是鼓勵我,并教我許多表演的小技巧。劇組里的老隊員對我也十分照顧,總是不厭其煩地教我動作細節,還因為我是劇組里第二位扮演“醫療兵”角色的演員,親切地給我取了個“二代目”的昵稱。終于,在慶祝全國農民豐收節的這天,我們將《奮斗的音符》帶到了全國農墾的舞臺上,演出更是盛況空前。謝幕時,我聽著場下雷動的掌聲,第一次感覺到了身為淮海人的驕傲與自豪感。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兩個多月來,當我睡眼惺忪的自己還對著鏡子發呆時,在鄰居提醒下才去關掉給太陽能上水的水泵開關;僥幸于上班前卻依然沒有拾掇好自己,屋外就響起鄰居那上班前把垃圾扔我家垃圾桶里的大嗓門;時常感動當我對著一桌子的憑證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同事對賬冊進行分類好再裝訂的善意提醒;也暖心下班遲時,看到晾曬的衣服被收起掛在大門門柄上的瞬間;更陶醉在周末休息時,聽鄰居家邊講述她們以前當“軍工”那段彌足珍貴的回憶里……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美麗的濱濱小城鎮,周圍的人、事、物總讓我感到親切,并讓我心甘情愿地去呵護好她,建設好她。(徐勝男 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