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后,正值小麥抽穗揚花期和防治赤霉病的關鍵時期。連日來,蘇墾農發淮海分公司的廣大農業管理人員,堅持“五一”假期不休假,堅守在麥田無人機飛防作業現場,指導飛防操作手,科學有序防治小麥赤霉病,全力做好病害的統防統治工作,確保夏糧豐收。
5月1日上午4點30分,在第二生產區8大隊小麥田里,伴隨著葉片高速旋轉的聲響,滿載著農藥的無人機便沿著麥田上規劃的軌跡低空飛行,開啟了第二輪小麥赤霉病防控作業。
“5000多畝小麥首遍赤霉病的飛防任務完成后,考慮三天后將有雨水降臨,我們迅速開啟第二輪植保作業。”在現場巡視飛防作業的該生產區主任翟學厚介紹說,“按照計劃今天飛防2000畝地,早晨出動4臺無人機,趁風小的時候完成一半小麥赤霉病的防治,上午9點過后,小麥進入揚花期不便打藥,另一半的飛防任務就要等到傍晚時分才能進行。”
植保無人機操作員錢晨說:“單位對防治赤霉病的質量要求很高,而且風力超過3級,為防藥液飄移影響精準度就要停止用藥,一臺機子一個小時只能打八九十畝麥田,為了趕時間,我往往利用夜間無風時來突擊完成?!?/font>
“我們嚴格執行環境風速小于5米/秒,噴灑幅度小于6米,距小麥冠層飛行高度小于2.5米,飛行速度小于6.5米/秒,藥液噴灑量大于3.5升/畝的實施標準,采取管理人員現場監督的保障形式,確保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小麥赤霉病的飛防任務。”5月1日下午5點多鐘,在第六生產區小麥赤霉病飛防現場,該生產區主任朱塔表示。據統計,該生產區第二輪約飛防7000畝地小麥,9臺無人機今天分赴四個農業單位,按時間節點今天要完成3000畝小麥赤霉病的防治工作。
“利用這幾天晴好的天氣,加緊完成第二輪飛防任務后,視情再對白麥進行第三遍赤霉病的預防,通過下好‘一噴三防’‘先手棋’,為小麥豐產豐收打好基礎?!痹撋a區農業技術員戴雨舒說。
集中最佳時機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治工作,堅持把準時期、選優藥劑,推行統防統治,提高思想認識,嚴抓工作執行,強化督促檢查是淮海分公司今年抓好小麥赤霉病防治的特色,一場轟轟烈烈的小麥赤霉病防治工作正在淮海大地上展開。
這幾天來一直在各小麥赤霉病防治一線奔波的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陳祥說:“為保證小麥病蟲害的防治質量和效率,我們嚴格按照赤霉病防治的技術操作規程和無人機設定的飛防參數,緊緊抓住小麥用藥的‘窗口期’,共投入40多臺無人機參與植保作業,采取起早噴藥,晚上延時加班的方法,極力避開小麥揚花期,確保高質量完成5.1萬畝小麥赤霉病的統防統治工作?!?/font>
為確保防治工作有效推進,淮海農業服務中心還派出赤霉病防治監管小組,分別從線上和線下同時對飛防作業質量進行監管,特別是對夜間無人機作業現場,更是靠前監督,實地了解并評估現場作業質量,確保防治工作取得預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