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燃氣安全集中治理工作要求,從源頭消除燃氣安全隱患,自三夏大忙開始,淮海分公司對大忙期間農業單位的食堂實施“瓶改電”措施,將分布在34個農業單位的液化氣鋼瓶改造為電磁爐,進一步壓縮安全隱患發生的空間,全力打造安全衛生、環保低碳的“綠色食堂”。
據悉,在繁忙的“三夏”農忙季節,為方便管理干部和職工就近就餐,許多農業單位都在單位開啟集體食堂,確保繁忙的農事順利開展。淮海分公司安委辦在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一些單位在使用燃氣鋼瓶燒飯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而這些食堂往往又靠近曬場倉庫等農資存放的重要場所,為了保障分公司和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淮海分公司安委辦通過緊急采購了34套大功率型號的電磁爐,以替代燃氣鋼瓶,確保將整個烹飪過程的安全與高效。
據了解,燃氣鋼瓶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火災、爆炸等風險,尤其是在農忙期間,由于管理人員身兼多職,加之人員繁忙,難免會有操作不慎等因素的發生,相應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生產隱患。為此,淮海分公司領導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調研和采購,并經過多方比較和篩選,農場最終選擇了大功率電磁爐作為替代方案。這種電磁爐具有功率大、加熱快、安全可靠等優點,能夠滿足農場職工在農忙期間的用餐需求。同時,電磁爐操作簡單,易于維護,也大大減輕了炊事人員的勞動強度。
在緊急采購后,淮海分公司迅速組織人員對各大隊進行安裝和調試,目前,34套大功率電磁爐已經全部投入使用,運行效果良好。就餐人員紛紛表示,使用電磁爐燒飯不僅方便快捷,而且安全可靠,讓大家在忙碌的農忙期間也能吃上放心飯。
下一步,淮海分公司安委辦將繼續加強對基層單位食堂安全自查自糾事項的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強化相關人員遇突發事件能及時有效處置的能力,以提升轄區內基層食堂安全標準化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