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挪活,樹挪死”。對在5月底在淮海農場新開通的淮海大道上新栽植的大胸徑、4米多高的黃山欒樹來說,這個時刻新移栽的大樹能否成活?曾引起淮海廣大職工居民的質疑。
7月24日上午,天氣晴熱,太陽下的高溫襲人,如今已是大暑時節,筆者開著電瓶車經過淮海大道時,一直盯著道路西側的黃山欒樹察看大樹成活情況。讓人高興的是,近兩個月前栽植的自主培育、胸徑達12厘米,500多株黃山欒樹枝葉茂盛,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這也成為淮海南大門旁一道亮麗的風景。
據商物公司生產基地負責人顧明輝介紹,為確保新栽植的黃山欒樹能夠順利成活,生產基地綠化管理所采取了一系列科學養護措施。一是及時對夏季移栽的欒樹進行去枝修剪、降低樹林因陽光照射蒸騰引起的生理失水;二是軟布包干,確保樹木在運輸和栽植的過程中不碰傷,并降低樹枝表面蒸騰失水的途徑;三是通過適當加大樹苗土球的容積,配上大塘栽植、大水澆灌、加撐支架、凹形積雨等精細化管理措施,為根系擴展吸水成活和防止倒伏營造舒適的生長環境。也正是生產基地將各種措施的落實,來全力保障新栽樹木安全度夏,從而也確保了黃山欒樹的全部成活。
近年來,黃山欒樹便作為農場的主要行道樹種并進行了集中培植,這些樹苗被陸續配置在農業分場的道路兩側和林地之間,成為農場樹林多樣化的一個亮點。淮海黃山欒樹的全部栽植成活,也為農場增添了一道獨特的欒樹景觀道。圖為成活的黃山欒樹如同一道靚麗的風景,凸顯出淮海大道的美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