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夕,父親迎來他的生日。記憶中父親從不提及自己的生日,每一次都是我和妹妹忙著張羅,今天我拿起筆,把這份深埋在心底的祝福寫下來與每一位愛家、愛父母的朋友分享。
父親是一個不多言語的人,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小小年紀便跟隨著母親加入了逃荒的大軍。父親沒有快樂的童年,過早地品嘗了生活的艱辛,讀書也只讀到中學,那時恰巧趕上“文革”的動蕩,耽誤了學業,改變了父親的一生。后來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十六歲就參加了工作,是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
父親是一個極其顧家的人。因為家里的條件不算很好,他常常把好吃的飯菜留給我和妹妹。平時他對穿著不是很講究,衣服洗得干干凈凈就好,一件衣服也是穿了一年又一年,從不舍得扔掉,直到如今父親依然保持著這個習慣。父親和母親的感情極深,他們有時也會為了生活瑣事爭吵,但是通常很快就會被父親化解,母親是個急性子,父親便多了一份忍讓和包容,有時他和我聊起母親說:“居家過日子,沒有誰輸誰贏的,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父親是一個不服輸的人。在我們小的時候,父親邊工作邊自學,日積月累他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不僅提了干,還入了黨。問起當初為了什么那么做時,父親說:“人活著就是要有理想和追求,只有自己努力,去改變現狀,生活才能過得更好?!边@簡單的幾句話聽來輕輕松松,其中的艱辛與甘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從不抱怨生活的艱辛,也從不向困難低頭,他總是默默地付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的真諦。這就是我可敬的父親!
父親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父親的平凡,源于他對家庭的堅守與付出。他從未有過華麗的辭藻來表達對家人的愛,但那份深沉而厚重的情感卻無時無刻不在他的行動中流露。成家以后,每逢節假日回家,總能看見他在廚房忙碌的身影,為我們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如今回想起來,卻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然而,父親的內心卻藏著一顆不平凡的心。他深知自己的一生或許只能如此平淡無奇,但他卻不愿看到我們也重蹈覆轍。他并不是要求我們一定要成為名人或者富豪,而是希望我們能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勇往直前的勇氣和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我逐漸明白了父親那份深沉的期許。
如今,當我回首往事,看著父親那斑白的雙鬢和滿臉的皺紋時,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我知道,無論我走到哪里、取得多大的成就,都離不開父親那份無私地付出和默默地支持。是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擔當。因此,我要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也許,那句話是真的:父愛給予的也許不是溫情,但一定是生活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