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秋收時節,淮海農場到處彌漫著豐收的喜悅與忙碌的氣息。而今天的我,作為農場近50名志愿者中的一員,今天就是跟車押運糧食,其任務就是察看裝稻谷時是否糧食裝得太滿,消除外溢風險;檢查車廂是否有漏糧現象,運輸時防濺網覆蓋咋樣;運輸途中是否顛簸,有無糧食走漏現象;卸糧時車廂是否傾卸干凈,其目的就是確保糧食顆粒歸倉,讓這些寶貴的糧食能夠安全抵達目的地。
早上6點30分,我便與其他志愿者們聚集在供貿部的發車點等候當天的車輛押送任務。時間不長,一輛輛載重30至45噸的散裝物流車輛陸續到達,我們也按照農場統一的指派,依次登車,開啟了我們一趟又一趟的運輸之旅。
坐在駕駛室中的我,一邊與駕駛員說著趣事,一邊看著道路兩旁的收種風景在迅速后移,不免想起以前的三秋至少要忙上一月有余,現在的科技發展和機械力量,甚至只要十天半月就可完成收種任務,讓我對農場未來充滿希望。
不經意間,鋪滿了金黃色稻谷的曬場就映入了眼簾,拖拉機翻場的翻場,打堆的打堆,一派忙碌景象。
駕駛員將空車精準地開到高高豎起的輸送帶下,只見單位場頭負責人啟動扒谷機和輸送帶,瞬間,一條黃色的長龍便在機械的轟鳴聲中,爬上了高高的輸送帶,隨即傾瀉在散裝車廂里。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站在車下的我,看著金黃色的稻谷露出頭來,車輛也隨著糧食的加裝向前慢慢移動著,以便讓稻谷均勻地鋪滿車廂。
“師傅,稻子不能裝得太滿,糧食金貴,防止路上拋撒。”我對在車廂上借助拉刮平整稻谷的駕駛員大聲提醒著。
“放心吧,小伙子,我心里有數,不會讓糧食有損失的。”駕駛員回應著。糧食裝滿后,駕駛員還沿著車廂的外圍用腳踩了踩,這樣行駛途中就不會出現糧食拋撒或被風吹漏的情況。隨即,駕駛員把車廂上的安全防濺網罩好扣牢后對我說:“小伙子,你看咋樣,沒有問題的話,我們走吧。”當然,全程監控的我,也順勢拍了個照,便又坐上了駕駛室,向農場米業公司而去。
經過檢測人員的稱重、取樣、化驗,我所駕駛的車輛要么是駛向烘干線入口處,繼續進行高水分的烘干工作;而對曬干揚凈的稻谷,剛被安排到倉儲庫在卸糧。等車廂卸空拍照留存后,這一趟旅程算是告一段落。接下來,我便繼續進行新一輪的糧食押運之旅。
在這漫長而充實的一天里,我既見證了水稻產量豐收的喜悅,見證了糧食從業人員的忙碌和辛勤付出,也更體會到做好每一個環節的監管,對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同時也希望,我們大家都來重視和守護糧食安全,這樣才能真正撐起國有農場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