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六正好是冬至,于是我和遠在鹽城的弟弟相約一起到老家聚聚。到家的時候已經(jīng)是黃昏時分,父親見我們回來,趕忙把多日不用的草鍋洗刷干凈,做我們最喜歡的草鍋飯菜。
我先在鍋里放了大半鍋水,然后讓弟弟生火后,便去菜地里弄點青菜。一抬頭看見煙囪里升起一縷縷炊煙,在夕陽下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一種久違了的感覺從心底泛起,這大概就是我埋在心底里的鄉(xiāng)愁吧。
記得小時候我們一放學(xué)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書包生火做飯。那時候大人們都在田里做工,兩個姐姐在場部上學(xué)放學(xué)很遲,燒飯就是我們姊弟的事情。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放多少水和米,往往燒的不是爛飯就是夾生飯,媽媽也不責(zé)備我,而是用一種鼓勵的口吻說:“三丫頭才學(xué)燒飯,能燒熟就很不錯啦,以后會越燒越好的。”
媽媽的鼓勵讓我備受鼓舞,以后放學(xué)回家的路上我們幾個小伙伴們就在大堆上撿點枯樹枝,回家好生火燒飯。那時候很少吃肉,基本頓頓吃自家地里的蔬菜,燒飯也是很簡單的事情,炒個韭菜再弄個絲瓜湯,飯燒熟就成功了。就是這樣也能讓大人們從地里回來有現(xiàn)成的吃,好多休息一會。當然我們能替父母減輕一些家務(wù)也倍感欣慰。
到冬天的時候,大人們就不大去地里干農(nóng)活,放學(xué)回來遠遠地就能看見家里的煙囪直冒煙,就知道媽媽肯定在燒飯等我們回家,就有熱飯熱湯吃啦。這時候的裊裊的炊煙里,升起的是對家的渴望和人間煙火氣啊!
那時候的我,不知道我會長大,不知道長大后我會離開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仿佛就是一直陪伴著爸爸媽媽,而長大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
年復(fù)一年,時光悄悄地從指尖里溜走了,一晃我們都老啦,再回到故鄉(xiāng),裊裊炊煙里升起是我們回不去的童年和思鄉(xiāng)情結(jié),在外拼搏的小伙伴們你們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