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還沒到,年味兒忽而在農場變得濃烈了起來,你瞧,今天的集市上人頭攢動,許多人忙著選購著過年的食材。你看,農場有名的賈長梅饅頭鋪,已經連續幾天是熱氣騰騰,樂得那胖墩墩的老板娘賈長梅笑得是合不攏嘴。
對我而言,過年是很講究的,尤其是象征著“蒸蒸日上”的蒸饅頭而言,蒸出來的饅頭好不好看,有沒有品相,就意味著來年的收成如何,饅頭蒸得白白胖胖就預示著來年的日子越紅火。我父親常對我們說,真正的春節也是從蒸過年饅頭開始的。
現在的淮海農場,職工居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居民也從以前分散居住的分場大隊,集聚到了農場小城鎮中來。你瞧,生活條件好了,樓房別墅成為許多家庭的標配,即便是普通的住房,一體化的漂亮廚房,讓大家也徹底褪去了過去寒酸的廚房模樣,享受生活的人們絕大多數不再自己勞心勞神地蒸饅頭了。但為了清潔衛生和安全可口,他們而是選擇自己備料,選擇自家喜歡吃的蘿卜、豆沙、芝麻、馬齒莧、雪里蕻等材料,或再加些肉泥炒熟拌勻,預先到饅頭店約好加工的時間,到時把包心拎去,不長時間就能蒸出漂漂亮亮的大饅頭來。所以一到臘月,農場10多個面食鋪都是熱鬧非凡,包包子的、出籠的、撿饅頭的,大家異常忙碌,白天是連軸地轉,排滿了蒸饅頭的人。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的饅頭加工鋪會請來親朋好友或雇些日工,幫著包饅頭打下手,一般而言,農場就是像我這樣三口之家的小家庭,也要蒸個十五斤左右的饅頭。
“來,來,來,嘗嘗我家的饅頭。”當我經過賈長梅面食店時,正逢饅頭出籠,一籠籠熱氣騰騰的饅頭倒在簾子上,正來回倒騰饅頭的李阿姨熱情地招呼著我說。
“你以前不全是在家做的嗎?咋也出來加工饅頭了。”面對李阿姨的熱情,我不解地詢問著。
“現在不是在連隊,家里人也少了,并且樓房里裝修金貴,不適合這些熱氣騰騰蒸饅頭了,大家也是圖清爽,省事,一斤面花上幾元錢,不要費神熬夜,就輕松完成了蒸饅頭的大事了。”
今天是面食店陳為國夫婦忙碌的第三天,從一大早他倆就沒有停歇,饅頭的香味也隨風飄向每一個人的心頭。“這幾天才開始蒸饅頭,每天加工約400斤干面,等到了臘八節過后就要連夜忙了,現在農場居民已經把那個時間段都預定了,有時實在太忙,就婉言推掉,不能耽擱人家蒸饅頭呀。”陳為國和面包包子兩頭跑,還熱情地與我說。 熱氣彌漫的饅頭店前,望著人們幸福的表情和快樂的話語,我不由得折回上街,連忙去集市上采購點蘿卜,順便再買些姜啊蔥啊什么的,加上家中已有的豆沙,也趁早融入這新春特有的喜悅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