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常一樣上班行駛在淮海大道上,這條新建成不久的道路突然讓我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寬敞的兩車道、煥然一新的柏油路面、嶄新的路燈、清晰的道路標志……看著這平坦寬闊的道路,回想起淮海大道的幾經變遷,我的內心也是感慨萬千。
小時候,我家住在五分場37大隊,淮海大道是我們出入場部和地方鄉鎮的唯一道路。記憶中,這條路是用石子鋪成的小路。但說是石子路,其實也沒有做路基,只是在土路表面鋪上一層小石子,一到下雨天,石子還會被雨水沖走,路面自然也“回歸本樣”,變得坑洼泥濘不堪。
有一次,父親騎著自行車來場部的幼兒園接我放學,半路上遭遇暴雨,父親一面護著后座上的我,一面時不時地停下來,掏一掏堵塞住車輪上的泥巴,這也使原本只要10分鐘的路程硬生生拖到了20分鐘,十分不便。自那時候起,我總是在心里默默期盼,希望有朝一日淮海大道能變成一條水泥路,這樣父親跟我便能在雨天快點回到家。
升入小學后,我的個子長高了不少,農場的面貌也發生了許多變化。最令我欣喜的是,淮海大道從小石子路變成了一條平坦的水泥路!路好了,出行方便了,大人們的出行方式也隨之改變,父親賣掉了跟隨他多年的自行車,換成了摩托車,我們一家的出行也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去年,淮海大道又迎來了新的變革。原本只有一個車道的水泥路被更為實用的車道雙向柏油馬路所取代,路面更加平整、寬敞,而且還打通了農場的“南大門”,讓農場有了一條能直達臨海鎮乃至射陽縣城的道路,一改以往隔河千里遠的弊端,不僅方便了農場居民的出行,也為農場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路的變遷,是農場發展的縮影。從當年的碎石子路到如今的柏油馬路,農場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這條路的改變,不僅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也讓我們對農場的未來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