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走在黃海路上,突然看見一戶人家正在家門前,攤曬著紅薯干,那一片片黃中透紅的紅薯干瞬間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
那時,我家居住在五分場37大隊,大隊的家家戶戶都在家前屋后的拾邊隙地種植了一些紅薯,我們家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一到秋冬季節,紅薯便成為我們家飯桌上的“??汀?/font>。由于紅薯不易儲存,家家戶戶總會想方設法地將其變成各種美味制品,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紅薯干。
每次紅薯收獲后,居民仿佛事先約定好了一樣,總會趁著晴好天氣時,在各家院子里用一張竹席、兩根竹竿、四個板凳便搭建一個簡易的晾曬臺,然后將挑選好的個大、飽滿的紅薯,仔細洗凈后切成薄片,均勻地攤曬開,讓每一片紅薯都能“曬曬太陽”“吹吹風”。只要天氣一直晴朗,只需連曬上幾天,直到紅薯表面有些皺皮的時候,紅薯干便算是制作完成了。要是想保存時間久一點,那還需犧牲點口感,多曬上幾天,便能在來年吃上整整一年甚至更久,十分方便。
對小時候的我們來說,曬紅薯干的過程,既是一種期待,也是一種考驗。當午后的陽光灑下,那紅薯干便散發著誘人的光澤,讓人忍不住要偷偷嘗上幾個。那時候,我們連隊一幫小孩子,總是互相打掩護,趁著大人不注意,悄悄溜到各家曬紅薯干的地方,偷摸著捏上幾片放進嘴里,那帶著一絲太陽溫暖的紅薯干,口感甜香,甜而不膩,一下子解了我們的饞,令人甚是滿足。有時候,被大人發現了,還會挨上一頓輕輕的訓斥,但心里卻是美滋滋的。
如今,家家戶戶生活條件好了,我家也跟大隊的許多職工居民一樣,搬進了場部的樓房別墅,偶爾想吃紅薯干時直接選擇去超市買一些回家,不會再跟以往一樣特地制作晾曬。但對我而言,那些關于紅薯干的記憶,則是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都不會遺忘存攢在內心深處最寶貴的回憶。
那是我對童年的眷戀。